【时间】博物馆Vol.147南越王博物院
发布时间:
广州南越王博物西汉南越史研究心是以南越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为家一级博物馆,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王墓展区位于解放北路867号,前身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位于北京路374号,前身为南越王宫博物馆。
南越文王墓和南越宫署遗址集展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二者均为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以这两处遗址为重要史迹点的南越遗迹和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先后入选申报世界文化遗预备名单。
南越王博物合计建筑面积达4万方米,展示南越文王墓南越宫苑南汉王宫等考古遗址,设有南越藏珍岭南两千年心地及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等常设展览,并不断举办各类临时特展。
王墓展区
南越文王墓是南越第二代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随葬器物最丰富的大型彩绘石室墓。南越文王墓是广州珍贵的历史文化遗,是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文王墓前室
王墓展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前身是1988年开放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区以南越文王墓为核心,由主体陈列楼综合陈列楼和古墓保护区三部分组成,基本陈列包括南越王墓原址和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专题陈列有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
王宫展区
南越宫署遗址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其南越时期的大型石构水池在岭南地区尚属首见,曲流石渠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好的秦汉王家宫苑实例。南越宫署遗址于1996年被列为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被列入家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南越宫苑曲流石渠遗迹
王宫展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374号,前身为2014年开放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展区以南越宫署遗址为核心,由南越宫苑馆南汉宫殿馆陈列楼以及古代水井馆四部分组成。
基本陈列为岭南两千年心地,下设四个常设展览南越王宫南汉王宫名城广州二千年以及饮水思源广州古代水井文化,它们与原址保护展示的考古遗迹相结合,展现了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积淀。
南越藏珍
1983年发现的南越第二代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于1996年被列为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出土文物1000多套一万余件,其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南越藏珍一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集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帝印赵眜等玺印和史书记载,证实了墓主人是南越第二代王赵眜,自称南越文帝。南越王墓出土玺印23枚,材质有金铜玉水晶玛瑙绿松石和象牙等7种。这些玺印及其印文至为难得,一方面为判断墓主及殉人身份提供了直接依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南越独特的用印制度,对研究南越史汉越融合都有着补史证史的重要作用。
南越王身着丝缕玉衣,并以珠玉敛葬,凸显了南越文帝尊贵的身份与地位,也是我目前发现唯一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墓还发现有15个殉人,体现了南越独特的丧葬文化。
汉代装饰用玉大为流行。南越王墓出土玉器244件套,分为玉容器玉带钩玉佩饰玉剑饰四大类,其装饰玉多达140多件套,充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玉技艺,被认为是西汉玉器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南越王赵眜酷爱美玉,从其墓出土的各式玉器便可见一斑。其,器用玉的角形玉杯精美绝伦,是家规定不能出境的之瑰宝;装饰用玉的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雕工精细构图和谐寓意深邃,已成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标志,在广州重要庆典及建筑物多见其身影。此外,这些玉器的71块玉璧11套组玉佩58件玉剑饰等,也都在同时代的考古发现首屈一指。
南越创立于秦汉之交,开者赵佗本为秦将,秉承秦汉尚武之风,南越的军事实力也颇为不俗,这是其能够在强大的汉王朝之南,相对独立存在93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了大量的铜铁兵器,是南越当时武备发展的一个缩影。其的部分器物还有明显的秦文化特征,如张仪戈弩机铁甲等。此外,因墓室面积较,墓并没有随葬车马实物,而是以模型代替,可惜模型漆木已毁,仅留下鎏金车饰件和马器饰件。
岭南地区出土秦以前的铁制农具很少,秦统一岭南后,特别是南越时期,铁工具才广泛运用到生。南越王墓出土了120多件套铁制生工具,农渔工各门类俱全,为南越时期出土铁器最多的墓葬,反映了南越时期渔农并举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历史状况。
赵眜下葬于公元前122年,此时,岭南已在秦及南越统治下发展了百年。在这百年里,最重要的岭南统治者南越开之主武王赵佗,施行了大量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对内合辑百越,安定社会;对外积极交流,融合汉越。
这时候的岭南地区,迎了第一次社会经济的全面飞速发展。而南越王墓出土的农业金属铸造业以及纺织制陶漆器等各种手工业相关器物,正是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明。可以说,南越王墓及出土文物是岭南古代文明的代表,不愧为岭南文化之光。
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烹饪饮食盛储盥洗器具,具有秦汉越楚蜀等多种文化特征。其越式鼎提筒印纹陶等器物在造型纹饰方面,都有浓厚的岭南特色。墓出土了五套成编的大型金石乐器,丝弦土陶各类乐器齐全,展现了墓主人钟鸣鼎食弦歌乐舞的奢华生活。
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
1992年,香港知名鉴藏家和实业家杨永德伉俪将其珍藏的200余件瓷枕捐赠给南越王博物馆,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众,窑口之广,实属罕见。
杨永德伉俪捐赠瓷枕专题陈列对馆藏瓷枕重新整合并展出,既是表彰杨氏伉俪保护祖文物热爱乡土的赤诚之心,也希望借此专题陈列,与众赏祖优秀的物质文化遗。
瓷枕始烧于隋,流行于唐,繁荣于宋金元,之后逐渐衰落。其地遍及大江南北,釉色纷呈,造型多样。蕴含丰富文化元素的瓷枕不仅反映出胎釉烧制等工艺技法,而且体现了审美与实用的和谐统一。作为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瓷枕以独特的艺术趣味与人文精神备受人们青睐。
展览以年代为轴,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唐代,介绍巩县窑长沙窑陶瓷枕,以及三彩绞胎等相关技法,这些技法对后的宋辽三彩和元明清的珐花素三彩五彩瓷的影响深远;第二部分宋代,鼎盛期之陶瓷枕,定汝井陉湖田等南北名窑都烧制瓷枕,白地黑花印划剔珍珠地等各式技法及其工艺造型各具特色;
第三部分辽代,以龙泉窑三彩枕为例说明时代特征。第四部分金代,民间艺人在瓷枕装饰大量融入书法和绘画艺术,装饰的工艺和纹样也极为丰富。第五部分元代,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此时一些文人转向民间谋求职业,和民间的工匠一起从事绘画,在枕面上绘画出极具意境的水墨山水画。此时的三彩枕建筑枕也独具特色。第六部分清民,衰退期的瓷枕,很多窑口生的瓷枕作寿枕之用。实用枕以青花粉彩为主。
南越王宫
公元前203年,秦将赵佗据有岭南建立南越,定都番禺,从此,确立了广州两千多年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心的地位。
南越宫署遗址是番禺城最核心的地区,在这里先后发现了宫殿宫墙宫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石等建筑材料以及木简陶文等重要文物。这些遗迹和文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王宫选址的科学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尘封的南越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兼并六,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遣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进军;于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郡,由此岭南纳入秦帝版图。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争雄,原大乱,南海郡尉赵佗封锁关隘,隔绝秦在五岭开辟的新道,出兵兼并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自立为南越武王。
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汉朝的册封,其后吕后专权,对南越实行别异蛮夷的政策,赵佗反汉,自称南越武帝。汉文帝继位后,汉越和解。
南越自公元前203年至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所灭,历时93年,南越实现了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大飞跃。
赵佗长居南越,采用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遵从越人的风俗惯,以蛮夷大长自称,在会见汉代使者时仍然魋结箕倨。在汉使者陆贾的说服下,北面事汉,又恢复了原的礼乐制度。汉朝经过文景之治,日趋强大,至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南征南越,建立了华夏一统的大帝。
南汉王宫
公元917年,原唐清海军节度使刘岩后改名龑据有岭南称帝,建立南汉,以广州为都城,升格为兴王府。
刘氏统治期间,政治措施得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南汉还积极发展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使因唐末战乱一度衰落的海外贸易再度复兴。
南汉对兴王府进行精心的规划和建设,在城内外大兴土木,建造许多宫殿和苑囿。随着南汉的灭亡,昔日华丽的王宫沦为废墟,湮灭在岁月之。
据南汉书记载,南汉宫殿以金为仰阳,银为地面,榱桷皆饰以银;下设水渠,浸以真铢;琢水晶琥珀为日月,分列西楼上。这些描述虽是夸张之辞,但考古发现的南汉宫殿遗迹密集,规模宏大,建筑材料精美,从可领略昔日王宫的雄伟华丽。
名城广州两千年
秦始皇统一六后,挥兵百越,于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定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其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为广州信史记载的建城之始。
秦末,原战乱,原秦将赵佗于公元前203年据有岭南,建立南越,以番禺为都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攻灭南越,在其地设九郡,番禺仍为南海郡治所。
岭南地区经过秦汉王朝,特别是南越百年的开发与经营,汉越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番禺成为当时全九大都会之一。
饮水思源
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从河湖两岸走向内陆,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凿井而饮是古代饮水文化的一大特色,与西方架渠引水有明显的区别,考古资料表明,我目前年代最早的水井发现于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南越宫署遗址发掘范围内各朝代的水井逾500口,可以说是古代水井的天然博物馆。说明这里一直是人类聚居的理想之地。解读这一口口古井,可以从一个侧面追寻广州城市饮用水历史的踪迹。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文帝行玺金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胸部位置。印面边长3.1厘米,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印面阴刻文帝行玺四个字,应是南越文王的发布命令的官印。 金印的印钮是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头伸向一角,龙身上的鳞片和爪是铸成后凿刻的,龙腰隆起可以用穿印绶。出土时,金印印面沟槽及印台四壁都有使用和碰撞的痕迹,显然,是墓主生前的实用物。
文帝行玺金印主要特点以龙为钮,黄金铸成,僭称帝玺,打破了秦汉时期天子用玺以白玉为材料,以螭虎为印钮的规制。文帝行玺金印是我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它与先前发现的皇后玉玺玉印和皇帝信玺封泥同印证了史书记载秦汉实行的印玺制,此外,它还是墓主人身份最可靠的物证,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蒜头纹银盒
这个呈扁球形的银盒,出土于南越王棺椁的足箱内。银盒盖和盒身有凸纹,使用锤揲法制作,即用模子压着捶打而成。这种工艺纹饰和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一带银器的特点,而与本土的不同,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件舶品。银盒进入后,工匠根据本土器物的特点,在盖上焊接了盖钮可能用于套装钮座,在盒底加了圈足,还在器身上留下铭文。出土时,银盒内还有药丸半盒。
泰子金印
此印为龟钮金印,腹部空用以系印绶。印文是篆书泰子二字,有边栏和竖界,铸造工艺比文帝行玺金印还要精细。
错金铭文铜虎节
南越文王墓出土。 节是古代的信物之一,用于军事外交关津邮驿等方面。南越王墓出土的虎节上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驲五字,为执行王命的凭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错金铭文铜虎节。
虎节高11.6厘米,长19厘米,厚1.2厘米,造型别有韵味。整体看,它就是一只昂首挺胸呈蹲踞姿势的黑色老虎,威风凛凛,尾巴卷曲成8字形,头足甚至是脸部的皱纹,都非常清晰。虎身上用弯曲的金箔片表现了色彩丰富的斑纹。这件铜虎节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
右夫人玺金印
一般帝后的印才称玺,足见右夫人地位尊崇,应是诸妃之首。
金花泡
在丝缕玉衣的上半身,覆盖着一件短上衣,叫珠襦。所谓珠襦,就是用珠缀串装饰的短上衣。南越王珠襦下部装饰三条纹带,由金花泡金素泡银贝玻璃贝等组合成菱形图案,缝缀在衬里的丝绢织物上。
金花泡的设计和加工十分精细,球面形泡体上的金丝和金珠都是焊接固定的。在20倍的放大镜下,您可以清楚地看到金花泡的焊接点,这样微细的工艺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它的工艺技术,可能自于古代的西亚地区,是西方古代交流的物证之一。
金釦象牙卮
原象牙部分已朽,经复原成现状。器身针刻神兽,并染填朱蓝两色。
羊头纹杏形金饰片
古代死人入殓时,面部覆盖的物品称覆面。赵眜玉衣面罩上盖有绢帛覆面,绢帛已朽,仅存其上的8件羊头纹金饰片。
铜印花凸版
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套印花铜凸版,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一套织物印花工具。它由大两件凸板组成,背面均有穿孔的钮用以穿绳,便于执握。的为定位板,像一个人字,大的为主纹板,形如火焰。经观察,凸版上的花纹有些已磨至圆钝,表明这是生前已经使用的物品。出土时,它的围有大量的丝织物残留,纹样与板模一致,马王堆汉墓也出土有相同图案的织物。
船纹铜提筒
提筒在两广越南等地均有发现,是一种极具越族特色的器物。南越的提筒,应是作储酒之用。墓出土大不一的青铜提筒9件,唯有这一件提桶四有四组船纹。船体明显绘出甲板,船内分舱,满载战利品,其的一舱内满是铜鼓,船旁还绘有海龟海鱼和海鸟,并有羽人战士提敌首级或执宰俘虏等情形。从船上主要人物的活动看,反映的可能是一支船队在战争结束后凯旋的场景,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在杀俘虏祭海河神。
外人头像象牙雕像
在南越宫署遗址的唐代文化层,曾出土一枚外人头像象牙雕像,底部为椭圆形,通高3厘米,雕刻有一头像,高鼻卷发,具有西亚阿拉伯人的特征,是当时蕃客活跃在广州的重要物证。
丝缕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以玉衣作敛装的俗在历史上曾经风行了三百余年。 汉人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目前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几套,南越王的丝缕玉衣是我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玉衣长1.73米,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做成。分为头套上身衣袖套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 出土时,因南越王尸体和编缀玉衣的丝线已经腐朽,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间修整复原,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制作玉衣更是如何的耗费人力和物力。
犀角形玉杯
杯形似犀角,杯身雕刻一尖嘴夔龙,龙头为浅浮雕,龙身逐渐凸起为高浮雕,杯底为圆雕,多种雕刻技法于一身,堪称汉玉之绝品。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是一件装饰玉器,堪称宝。它出土于墓主右眼位置,青白玉雕成,土沁呈黄白色。在设计上,玉佩分为内外两圈,内圈透雕一条游龙,外圈透雕一只凤鸟,站在龙的前爪之上。 龙尾和后爪伸向外圈,凤冠和尾羽上下延成卷云纹,把外圈空间填满。凤鸟回眸凝望游龙,龙凤似喃喃细语,妙韵天成。龙凤相对,寓意吉祥。这件玉佩雕镂精细,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是汉代玉器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铜承盘高足玉杯
承盘高足杯放在南越王棺椁的头端,由高足青玉玉杯游龙衔花瓣玉托架铜承盘三部分组成,造型呈三龙拱杯之势,它由金银玉铜木五种材料作成,工艺精巧造型奇特。 在南越王墓出有五色药石的实物,所以这件承盘高足杯可能是南越王生前用承聚甘露服用长生不老药的器具。
圆雕玉舞人
战至汉代玉舞人都是雕,这件圆雕玉舞人梳螺髻,着汉服,作长袖舞,该舞为汉宫廷舞的一种,流行于楚地。
◇ 本文部分信息源于南越王博物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上一篇:【行业】数字化医学科普体验馆设计方案 下一篇:【政策】更多国家法律及人大文件